中國明清兩朝床具展覽
床是房中之房,是家中之家,是占據人生一半的地方。
一架床就是一個“世界”,就是一個社會狀態,就是一個家庭的溫暖;人生的幸福在床上,人生的悲傷也在床上,而人生最悲壯的“生”、“老”、“病”、“死”哪一樣又離得開床呢?
看那雙鳳仰首的床當然是“閨床”,而龍鳳朝陽的床一定會是“喜床”,“才子佳人”的雕床象征著郎才女貌,而“百官會審”的紅漆描金床就是“官床”,高架圓柱的廂床是民國時期的改良廂床,而三進、二進雕滿人物典故的刻花廂床是明末清初達官貴人的臥寢;主人睡主臥,仆人、丫環睡在床前一進踏板上,主人一有動靜,下人就必須馬上侍候,這端茶遞水還只是貼身仆人的榮幸,那侍候在房門外的最下等仆人卻只有在凳子上打磕睡的份。因此,一架床占據的空間越大,雕刻功夫越深,用的木材越講究,那么能使用這架床的人地位也就越高。反之,一個最普通的人只能睡簡單的四腳竹床了。
有天,有地,四周都圍起來的床,統稱為廂床。但廂床又分一進、二進、三進式。而各進式的床又因不同的地區文化特征,產生不同的造型形式,雕刻、著色、用料都不相同。如:江西地區的主要是一進紅漆描金廂床,溫州地區的是二進才子佳人五彩沙金廂床,福建地區的是鏤空雕刻架式廂床(半封閉式),湖南湘西的是三滴水廂床。而三滴水廂床又有一進三滴水與三進三滴水之分;雕刻又有平雕、透雕、浮雕、鑲嵌;著色以大漆為主,有七彩與素色之分,也有描金與沙金之分等等。
看床如看人,看人如看家,看家如看國,這床的歷史,這床的文化,已透出人的一生。已透出社會的變遷。
征集地區:江西、上海、浙江、溫州、山西、安徽、湖南、福建、貴州、河北等地。年代:明末、清、民國初年,約450年歷史。